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林城新姿
龙腾虎跃,干群同心尽展精气神
双鸭山林业局三年跨越发展纪实(上)
2012-09-18        黑龙江林业报

 

驻站记者 艾晶珊 陈剑侠 陈洁飞 本报记者 傅刚
双鸭山林业局很不容易。
双鸭山局的干部职工,有股子不甘示弱的劲头。
据说,在全国135个县团级林业局中,双鸭山局是唯一一个坐落在地级城市中的森工企业。
这,是优势,也是劣势。
在弱者面前,优势可能沉落为劣势。而在强者眼里,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
双鸭山林区人要做强者。因为,在他们的骨子里,潜在着一种龙江森工人不服输的劲儿。
这股力量的释放,体现在近三年。
事实上,双鸭山局跨越发展的变化,也正集中在这三年。
2009年8月,双鸭山林业局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组成,柳长华和冯德刚同一天分别任党委书记和局长。
冯德刚至今还记得,他刚来双鸭山局没几天时,一个老工人来到他的办公室:“听说鹤北局又派来个局长,我来看看长啥样。”冯德刚笑了,起身让座,柔中带刚地回道:“您老别整错了,不是鹤北派来的,是总局党委派的。先别看长相,看以后,走两步再说。”
接下来的三年,新一届党委、林业局领导班子的实际业绩,没有让广大干部职工失望,没有让社会各界失望,没有让那位老工人失望。
在黑龙江森工林区的二十三个林业局中,双鸭山局可能是区位环境最特殊、社会情况最复杂、经济条件最弱的。
这些不利因素,反而激励了双林人大发展、快发展的决心和斗志。
2010年的职代会,林业局提出:一切为生存,全面谋发展,努力开创双鸭山林业局各项工作新局面。
2011年,林业局又提出:一切为富民,一切为强企,集全局智慧和力量实现双鸭山林业局平稳快速发展。
2012年,他们的口号是: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全局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
三年,三个递进式目标;三年,三次大踏步跨越。双鸭山林业局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着“一年打基础,二年求发展,三年上台阶”的施政纲领。
去年的12月下旬,记者曾来双鸭山局采访,短短的两三天中,有了一个鲜明印象,新一届党政班子非常和谐。从党委书记柳长华、林业局局长冯德刚到党政副职、中层干部、基层职工,言谈举止间,那种和谐不是单纯的“一团和气”,而是发自每个人内心的相互尊重,凝聚着齐心协力、自强不息、困境崛起、敢打敢拼的斗志。
那种凝聚力、战斗力,正率领全局干部职工,冲破思想行为上的“弱小自卑”阴霾,地域上的“身居城中”、产业结构上的“单一支撑”、可采资源的“枯竭殆尽”、资金上的“入不敷出”、经营质量的“高产低效”、国营经济的“独揽经营”等一系列束缚。
今年的8月中旬,记者再次来到双鸭山局,采访了大量的干部职工,对双鸭山的印象更加深刻。从党委副书记高志新、副局长于业柱、魏学庆、于占湖、罗基宝、工会主席马金荣等局级领导,到宝山林场的孙全志、张晓文、营林公司的王平、青山经营所的丁孝成、孙燕波、矿泉水公司的褚国军、杨德艳、贮木场的张兆明等基层干部,每个人都信心满满,激情满怀,人人身上都展现出一种让人震撼的肯于吃苦、无私奉献、敢打硬仗、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空气中都弥漫着旺盛的精气神,激荡着豪迈的凌云壮志。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不是发动的,而是到来的。不过,历史需要有人推动。”
而另一位哲人说:“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
一流的胆识,一流的头脑,一流的思想,一流的理念,正在造就着双鸭山局一流的领导班子,带出一流的干部队伍,成就一流的发展事业,锻造一流的精神素质。
走进1964年建场的贮木场,几栋平房合成的四合院,可能是森工林区最简陋的了。尽管屋脊有的已经塌陷出了曲线,但庭院内的绿树和整洁,让人深切感受到了双鸭山局严于管理、过好日子的信心。
在宝山中心林场,场长孙全志滔滔不绝地介绍了二个多小时,仍意犹未尽。尽管我们几次表示还要赶往下一个单位,他仍然执着热情地拉着记者看了社区建设、街道环境和几个新上的产业项目。
青山经营所,则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按照合江林管局“把青山打造成森工生态旅游第一所”的要求,林业局正举全局之力,紧张施工,争取9月中旬之前,把青山旅游区建设成型为“双鸭山市近郊旅游森林公园”。
在东北王矿泉水公司,总经理褚国军、书记杨德艳侃侃而谈发展走向:通过二次创业重新开拓市场,创新理念占领京、穗、港、澳地区,创优品牌打造高端矿泉水,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效益最大化。
历经三年的“卧薪尝胆”,双鸭山林业学校今年一飞冲天,以8名重本、14名普本的优异成绩,一举打破了连续20年高考零榜的僵局。
两年里,双鸭山局相继提拔了十一名副处级领导干部,超过过去二十年总和。今年的职代会测评,党政领导班子全票称职或优秀,没有一张反对票。
前不久,双鸭山市评选“十佳青年企业家”,冯德刚以绝对高票,冠名“双鸭山市十佳青年企业家”之首。市政府的一位领导评价:“从林业局的发展变化上,体现了你们建设现代大森工、新森工的胸怀和气魄。”
“蚕在吐丝的时候,想不到自己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这是诗人艾青的一句名言。
一个团队的精神风貌,会推动一个企业的发展。
一个企业的发展,会拉动一个地区的繁荣。
一个地区的繁荣,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走向。
按照建设现代大森工、新森工的宏伟思路,今年,双鸭山局党委、林业局提出,企业今后一个时期的经营、管理、改革、发展,要向着“精、净、雅,新、奇、特”方向迈进。
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其实囊括了很宽泛的外延和极深厚的内涵,既包含了环境、管理、人文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对产业、发展、未来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定位。
精:上精品产业;干精致工程;管理精细严谨;工作精益求精。
净:招商环境要清净;生活环境要洁净;发展思路要冷静;做人干事要干净。
雅:环境高雅;思想高雅;品位高雅;举止文雅。
新:环境建设要新;产业发展要新;思想理念要新。
奇:新上项目要奇特;生态旅游要奇观;效益产出要奇异。
特:产业有特色;品牌有特产;发展有特征;经济有特效。
如果说,前三个字体现的是虚实结合,那么后三个字就是实打实的要求,表达了双鸭山局建设现代大森工、新森工、更好更快科学发展的迫切心情。
这一简洁、独特的经营理念,正在铸就双林人“山峰般的挺拔、红松般的坚韧、大地般的旷达、江河般的奋进”的精神素养和思想品质。
三年改革管理,双鸭山局着力调结构,着力上项目,着力抓产业,着力创品牌,着力惠民生,着力上水平,一个崭新的企业正在崛起。
三年跨越发展,双鸭山局龙腾虎跃,正发生着精神聚变,发展核变,效应裂变。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咨询监督电话:0451-82622425 邮箱:sgzwgk@126.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黑ICP备:05002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