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手机版 |
![]()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关注停伐历史时刻----加速森工转型发展 |
【黑龙江日报】——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刻停伐 | |
2014-04-01 黑龙江日报 | |
报纸截图 今起,我省森工林区1009.8万公顷施业区内,将全面停止森林的商业性采伐停伐令
为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恢复和培育,切实抓好重点国有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试点,现通知如下:2014年4月1日起,龙江森工集团公司要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
对2014年第一季度尚有的最后生产任务,必须严格伐区设计审批管理、严格伐区采伐作业监管、严格木材运输销售监管。
为确保全面停止商业采伐,必须严格森林抚育经营管理。坚决杜绝以抚育为名行取材之实行为的发生,森林抚育原则上不得生产木材。天然林抚育要严禁出材;人工林抚育要严格按抚育技术规程搞好设计,并严格按设计方案执行。
必须严格违法违规采伐责任追究。切实加强对设计、采伐、运输各环节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分级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监管责任,一把手总负责,确保全面停产顺利推进。
国家林业局
2014年1月8日
关键词
商业性采伐
所谓商业性采伐,就是对森林进行的一切有价值索取的采伐。2014年4月1日,商业性采伐在我省森工林区画上句号。
链接
森工林区概况
黑龙江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也是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是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林区人口160.9万,其中林业职工35.9万,所属40个林业局跨全省10个地市、37个县(市)。
龙江森工,曾经是共和国林业战线的骄子,是黑龙江省“煤木粮油”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建国以来,累计为国家生产木材5.2亿立方米,木材年产量最高峰时达到1260万立方米,占全国的33.5%;累计上缴利税120亿元;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达313.7万公顷,25个林业局实现人工更新造林超百万亩。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在昔日人迹罕至的原始林区,建起了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形成了比较和谐的林区社会体系。
森林资源现状
龙江森工经营总面积1009.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有林地面积853.2万公顷,占全国国有林面积的12%;活立木总蓄积8.2亿立方米,占全国国有林区的31%;林分蓄积7.9亿立方米,疏林和散生木蓄积2560.52万立方米;全区林木年总生长量2243.68万立方米;有林地公顷蓄积93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4.6%;湿地面积88万公顷。
目前其森林资源特点为“五多五少”。
“单层林多,复层林少”。
“幼中龄林多,成过熟林少”。在现有林分中,幼中龄林面积占79.2%,蓄积占72.8%,成过熟林面积仅占3.9%,蓄积占5.9%。尤其在商品林区中,成过熟林只有6万公顷,占商品林区的2.9%,蓄积700万立方米,仅占商品林区总蓄积的3.7%。 “疏林多,密林少”。林分平均郁闭度不足0.5,0.8以上郁闭度林分面积仅占7.2%。
“小径材多,大径材少”。林地生产力偏低。
“一般树种多,珍贵树种少”。
总体来看是资源总量可观、结构失衡、质量低下、发展潜力巨大。
大森林功不可没
大小兴安岭林区既是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主体功能区,又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既是国家东北沿边开发带,又是黑龙江省“两大平原”重要生态屏障。中国林科院的研究数据表明,作为生态大省,黑龙江森林涵养水源达5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半三峡水库的储量。
目前黑龙江全省两大平原区农田防护林面积达到634.3万亩,75%以上的农田得到庇护。治理侵蚀沟2.3万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946.5万亩,有效保护了农田及水土。
作为中国最大国有重点林区,黑龙江省森林每年固碳量达到4700多亿吨,释放氧气1.1万亿多吨,森林和湿地生态效益总价值量超过1.8万亿元。
决策者说
省森工总局党组书记高金芳: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进了党章。习近平的讲话也指出,中国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龙江森工经营管理的1009.8万公顷施业区,不仅是我国重要木材生产的战略储备基地,更是东北亚地区生态系统的主体资源。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重要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地;是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价值和地位极为重要。但随着经年大量采伐,其生态功能急剧下降。国家对此实行全面停伐,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决策和必然选择;是适应新时期国家对林业新定位的需要;也是林区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全面停伐后,中央财政将出台扶持政策,解决企业停伐后生存发展问题,确保“停得住、稳得住”,使生态民生都能够得到改善。因而我们认为,实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伐,是国有森工企业彻底摆脱危困的又一次新的、重大机遇。森工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按照省委“全党抓发展、重点抓经济、突出抓产业、关键抓项目”的总要求,启动新一轮三年产业项目建设升级年,围绕“四八四三”发展战略,加快朝生态产业、非林非木产业、境外资源开发方向转型,尽快建起生态、和谐、富庶新林区。
省森工总局局长魏殿生:
国有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是构筑我国东北乃至华北生态战略屏障的必然选择,是恢复这一地区森林资源的现实需要。
1、长期的过量采伐,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难以得到休养生息。根据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水养森林总量在稳步增加,森林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森林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比例严重失衡,中幼龄林占据严重比重。
2、林分总量整体不高,乔木林平均公顷蓄积,龙江森工公顷蓄积95.04立方米,林木平均胸径13.6厘米,以珍贵树木为优势树种的森林群落已经所剩无几。
3、可采资源枯竭,龙江森工可采资源仅占森林蓄积面积的1.11%、1.54%,基本无木可采,加大森林修复力度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4、从分类经营角度看,目前,我省森工林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1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部)级15个,保护面积110万公顷。划分国家级公益林243万公顷,地方级公益林500万公顷,从而使木材生产采伐区更难落实。
5、从长远看,短期的停伐只是为了天然林得到休养生息,也是为了保证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得到进一步有效实施。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邵国良摄
记者手记
今天 历史在这里定格
马一梅
今天,历史在这里定格!
从此,我们将停止商业性采伐;
从此,我们将肩负更重大的使命;
从此,我们将为国家的生态建设付出更大的努力!
龙江森工160万儿女践行誓言:不负重托,开拓进取,奋勇前行,在森工大地上奋力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篇章!
伴随着绥棱局八二林场最后一棵商业性质白桦树的采伐完毕,中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正式宣布:木材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顺山倒的伐木工号子声、被汗水打磨得铮亮的油锯、一棵棵参天大树吱嘎嘎倒下来......这一切,将被凝结成带有虔诚的记忆,永远封存在森工人的心中。
今年1月,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4月1日起,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要全面停止木材的商业性采伐。对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陷入资源危机的黑龙江林业而言,这一被看做是自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又一次重大决策。业内人士认为,其影响之大,堪比“天保工程”。停止商业性采伐,对现有森林资源实行分类经营,强化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人为破坏,加快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同时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推进林区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建国以来龙江森工为国家贡献木材5.2亿立方米,年产量最高峰时达到1260万立方米,占全国的33.5%;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达313.7万公顷,25个林业局实现人工更新造林超百万亩。“商业性伐木被叫停”的消息传来后,龙江森工没有在国家政策的庇佑下“躺着吃饭”,他们在以林为生的同时,发展旅游、培植、养殖、资源再利用及招商引资成了新的主业。 “停伐”之后,黑龙江省林区将坚持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突出发展林下经济、精深加工、绿色食品、特色旅游、生态矿业等林区产业,努力打造低碳、绿色、生态品牌,建立起林区现代产业体系。
实际上,林业转型,在黑龙江早已开始了探索。近两年来名声大振的“雪乡”就是龙江人放下“木头经济”的一个典型:位于长白山余脉张广才岭的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因为“停伐”走上转型路,林区变成景区后,“雪乡”名气大而火,林场工人大都开始靠旅游为生。10年前,“雪乡”还是个不出名的小山沟,年产木材1.5万立方米,产值300万元。后来停止采伐发展森林旅游,旅游收入从不到5万元蹿至5000万元,白雪变“白金”,137户人家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除了“雪乡”,亚布力、凤凰山、柴河小九寨,还有众多森林公园,黑龙江森工项下的旅游品牌越来越多。
2002年,龙江森工旅游产业年产值只有1.4亿元,游客接待量35万人次,到2013年底分别飙升到41亿元、790万人次。面对4月1日商业伐木叫停,黑龙江省的众多林业局都希望把生态旅游作为转型之路后的支柱产业。
除了旅游产业,黑龙江林区工人通过种植、养殖、采集北药等,提高收入。为了解决职工转岗,黑龙江森工还积极引进外资企业,比如木醋液、铁矿、生物质能源等项目。今年一月《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实施,林菌,林果,林畜等重点产业成为了林区致富新途径。
从建国初期支援国家建设,到现在支援国家的天保工程,龙江森工一直在奉献中成长。虽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林子是越采越少,进入了危困阶段,但是森工职工始终不气馁,一直坚持生产,尤其是天保工程以后,从依林而生,依林而长的独木经济,开始向八大产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型。全面停伐后,龙江森工将真正实现由“木头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林区人也彻底结束了伸手向树要钱的历史,开创了依托山林发展生态经济的新路。
近70年来,黑龙江森工林区开发建设中有坎坷、有挫折、有危困,但更多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往无前的拼搏。
森工人秉承不放弃、不认输、不低头的大无畏精神,把建设的足迹踏遍黑龙江森工林区的每一寸土地。
今天,黑龙江森工林区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新的选择。
这个选择牺牲小我,成全大家!
这个选择牺牲自身利益,只为国家的生态安全!
这个选择是黑龙江森工的广大干部职工维护大局、拥护国家政策、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
贮木场接收木材扫描入库。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 |
||||||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咨询监督电话:0451-82622425 邮箱:sgzwgk@126.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黑ICP备:05002205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