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头条新闻
告别“老伙伴” 共圆生态梦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特写
2014-04-01        森工总局新闻中心

 

记者:张旭光 王天驰
“斯……”
“哐哧、哐哧、哐哧……”
蒸汽小火车的汽笛声,火车与铁轨的碰撞声,这些熟悉又久违了的声音,日前,再一次在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的窄轨火车道上响起。
 “斯……”
 
这一次,林区小火车的运行,不再是满载着木材准备销往全国各地,而是换了身份,作为被载入“基尼斯世界记录”——亚洲现存运营里程最长的森林窄轨火车投入旅游运营。这一天,在兴隆林业局还有一千多名过去工作在木材生产一线的职工,和它一样转变了身份,顺利转岗到社区服务、绿化、环卫等部门。因为从今年四月一日开始,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黑龙江森工林区将开始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
彩旗、气球、人群,兴隆林业局用职工转岗和“兴隆号”旅游专列挂牌铭记下这个时刻,人们争前恐后的拿出手机、相机,为这一刻留影,纪念。
今年58岁的小火车司机颜世军特意穿上了,自己珍藏的旧式劳动布工装,围上了毛巾,用打扮直接亮出了身份,因为今天起他将从运输木材转为运送游客,直挺的腰杆,洪亮铿锵的声音,无不显示着信心与激动,他说“能继续开着我心爱的火车,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今后,我要以饱满的热情,为四面八方的游客服务。”
 
 
省森工总局局长魏殿生与兴隆林业局有关领导共同为兴隆号旅游小火车揭牌 照片由新闻中心提供
 
在黑龙省森林工业总局局长魏殿生的眼里,兴隆林业局旅游小火车挂牌不仅标志着黑龙江森工60多年的采运史的结束,也预示着龙江森工经济社会发展就像森林小火车一样转型而不停滞、滚滚向前。
“曾经我们把林业的木头卖到全国各地,以后我们也将把全国各地的游客吸引到这里来”魏殿生慷慨的话语,不仅道出了森工曾有的辉煌,也表明了对林业转型发展的决心。
 
兴隆林业局森铁负责人与社区、物业、绿化部负责人完成转岗职工交接  照片由新闻中心提供
 
走进在兴隆林业局小火车站台旁,曾经堆满木头的贮木场,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已经完成前期建设的一百多栋食用菌大棚,一个从液态菌培养到灌装、杀菌、发酵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已经形成。解决近300人转岗就业、生计问题只是贮木场迈出的第一步,之后他们还将在富裕职工的方向上做出更多努力。 
兴隆人用身份的转变告别了采伐历史,地处张广才岭的柴河林业局,在原来木材主伐区的林间空地上集合了几百台套油锯、绞盘机、50集材车、运材车等机械装备,器械绵延百米,整齐列队向人们做出倾诉着最后的告别,其中有得设备使用时间已超过五十年,它们用那锈迹斑斑、略显“沧桑”与残破的“身躯”,表达着自己的经历,诉说着林业发展的历史。在“我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声中,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高金芳书记带领大家,为这些老机具贴上了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封条,至此它们将被正式封存,成为历史的证物。
之后,在通往伐区的公路上,随着标有“禁伐禁火”字样铁门的缓缓闭合,这片山林被彻底封闭,开始了封山育林的新时代。为了纪念这一时刻,大家纷纷在纪念活动签字板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不少林区职工聚拢在一起,与这些即将“分手”的“老伙伴”们合影。
“一、二、三,茄子!”一组接着一组,一位特意带了相机而来的职工此刻仿佛成了专业摄影师,忙的不可开交,合影、笑声、还有隐约的歌声,与正在萌发的绿树,融化的河水一道,组成了希望的力量。
 
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对最后一台运材设备进行封存 照片由新闻中心提供
 
告别仪式上,在生产一线干了一辈子的工人苏同发的发言话语间有些哽咽,而因为停伐刚刚转岗到扑火队的孙建民则表达了新一代林业人的决心,“我们是新一代林业人,完成了从砍树人到种树人、再到防火队员的转变,今后我们要努力工作,保护好我们的大森林。”
随着封山、封路仪式的结束,柴河林业局这个森工历史上木材生产大局,开始进一步向森林旅游、森林食品、发展家庭经济转型的过程。柴河林业局宏声林场主任刘长海表示,今后要带领全场职工依托附近AAAA级柴河小九寨景区发展家庭经济,同时坚持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森林抚育、林木种植“多条腿”走路,迈向林区转型发展的明天。
地处国境线边缘,完达山脉的东方红林业局也启动了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代表林业局12个林场所的12名油锯手,伴随着《林业工人之歌》激昂的旋律,登上主席台,卸锯、启动、熄火,最后将油锯封存。
林区干部职工群众在宣传板上签名支持停伐国策 照片由新闻中心提供
 
随后,20名代表着希望与未来的少先队员,为开发完达山的创业者、林业战线老工人代表献上花束,表达对他们默默奉献林区事业的敬意。
参加活动的退休老工人姚明柱,对于能够见证这个历史时刻,除了激动,还有希望,他说,“停止商业性采伐,我们走向文明新时代的开始,也是对我们林区每个人的担当的一次考验,‘保护大森林,维护生命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说起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表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共同选择,这对于保护好东亚、东北亚天然生态屏障,保护好东北大粮仓以及粮食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历史上超量的采伐、超强度的采伐,造成可采资源锐减,如果我们再采下去的话,不出五年,我们就将面临着无林可采,到时候国家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都将受到威胁。”
历史的车轮,不停地向前运转,随着停伐日的到来,森工人将从砍树人变成种树人、护林人,转型发展成为左右黑龙江森工未来的强大力量。
 
防火队员对运材路进行封闭 照片由新闻中心提供
 
对于未来转型发展,高金芳表示,龙江森工将向生态产业转型,把握林下资源食用菌、中草药、花卉苗木等产业优势,把生态食品、绿色食品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发展非林非木产业,挖掘贮木厂,加工基地等闲置场地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潜力;再向境外开发转移,与俄罗斯的市场对接,把闲置设备、生产线转移到过去,在境外搞开发;停伐更好的保护了林区的旅游景观,森工更要发展好森林生态旅游业,把这个产业做好做大做强。
 
柴河封存器械机具 照片由新闻中心提供
 
据了解,这次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范围包括黑龙江森工和大兴安岭森工所经营管理的1845万公顷林地,约占黑龙江国土面积的39%。这两个曾经的国家重要商品林产区,停伐后将会更好的为保护东北乃至华北的生态,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森林的有序利用作出新的贡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咨询监督电话:0451-82622425 邮箱:sgzwgk@126.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黑ICP备:05002205号